《學徒模式- 優秀開發者的養成之路》心得







一句話簡介:
把一個軟體工程師從菜鳥到老鳥會遇到的問題都解決了。







這本學徒模式短短200頁,都用很精簡的話把複雜的問題給簡化,要認真寫的話應該寫個3000張都可以吧,他都是在教導程式人員建立在各種時期遇到不同問題時應該要有的心態,舉幾個我覺得有趣的:

1.一個SE要被升成管理職,這時候他應該?

       雖然有人說寫code只適合沒有家累的人來做,有家庭負擔以後還是變成architecture或是manager比較適合,但事實上是看各人調適都可以,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頻率,在那個位置都可以很快適應。一個SE要變成管理職,就是要選擇一條不歸路,一旦選擇管理職,就回不去惹,往後的職崖就得面對一堆會,要看的code會變得越來越少,到最後就會變成一個用嘴巴寫程式的人。而且在公司也沒有空碰新技術,對於技術的深度與廣度就停留在轉職前的認識。

2.一個充滿熱誠的菜鳥,找到自己認為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身邊的人覺得你薪水太低,該怎麼辦?

        看到這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就想到剛退伍的我,當時我也面臨要留在新竹還是台北的抉擇,很慶信我當初的決定跟書裡建議的一樣,而且驚訝的是連思考模式也一樣。
     
        這時應該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看重學習與長期成長的機會,而非慢慢增加各種技術,老闆雖然不能給我加薪,可是老闆會給我很多機會,讓我去寫架構、培養各種能力,像是技術分解、跟PM Art 溝通、估時程,尤其是估時程,這招實在太重要了,現在也還在學習當中。

3.一個不怎麼樣的菜鳥,該怎樣升級?
 
       很簡單,對工作充滿熱情。
有了熱情,就會願意去學新招式、願意與他人分享、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整個團隊就會越來越強;更進一步的,會去參加各種網聚,和各種不同領域的人切磋,瞭解彼此的想法,在實做時就會站在其他同伴的位置上思考,把思考格局從個人提升到團隊。

4.我是某個領域的大師了,接下來應該在我最擅長的領域裡發揮就好了吧,學新技術是菜鳥在做的事?

        書裡舉了一個JAVA大師後來又去學RoR,二轉的故事。


這本書看了以後不會讓人程式功力變強,但是會建立正確的心態,很適合當作一本睡前讀物,每隔幾年翻一翻,一定會有新的感受。不管是緬懷過去、還是瞻望未來,這本都很有用。

有人要我列一下我心目中新人train半年應該要有的能力,我一併在這篇回答好了:
我覺得至少要做到這些:

  1. 對工作充滿熱情(最重要)
  2. 樂於分享專案上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3. 會主動去問SE或同事不會的問題
  4. 要知道stackflow或相關論壇,知道怎麼下「正確」的關鍵字
  5. 能夠遵守已經開出來的時程,要能趕上進度 (雖然我覺得有點難)
  6. 對於不是自己寫出來的bug,要會去想產生bug的流程
  7. 不會被炫麗的技術吸引,而忘記客戶訴求的問題
然後是我覺得可遇不可求的

  1. 自己動手刻輪子
  2. 知道實現同一種功能的各種作法,然後選一個最適合的
  3. 替別人想要怎麼寫才會讓別人工作更有效率
  4. 在執行專案的時候就想到refactor ,何不現在就先拆module
後面四項我自己也在學習


     

沒有留言: